赤峰市计生协微信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项目工作>幸福工程>正文
“幸福工程”让贫困母亲走上致富路
───
发布时间:2018-09-21 15:04 作者:林西县 来源:林西县 浏览次数:

   刘淑云,是赤峰市林西县十二吐乡西山根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家庭妇女,一家人就靠种十几亩田维持生活,辛辛苦苦一年下来,挣不到几个钱,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。八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,夫妻俩自愿终生只要一个子女,现在孩子长大了,为了生活在外地打工并在外地成了家。家里只剩下老两口,因常年劳作,落下一身病,无法做重体力活儿,只好把土地承包给了别人盖大棚,看到脱贫产业园区里一栋栋的蔬菜大棚,一年可以种植两季西红柿,一车车的蔬菜运走,棚主数着钱,刘淑云老两口看着眼热儿,因自己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,不能种地,又没有其他技术,也就没有其他收入,日子过得越来越困难。刘淑云的老伴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,特别要强,他看到邻居养殖肉牛赚了钱,自己也暗下决心,要自力更生,不能给政府添麻烦。要强的老两口儿商量后,向亲戚朋友借了两万元加上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了3头牛试养起来,可是由于牛舍简陋、没有科学养殖技术,只会用传统的饲养方法,生长周期长,成本高,到最后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挣钱,自己白费了大半年的功夫还赔了钱,老两口急得团团转,不知怎样还亲戚朋友的借款。

正在刘淑云一筹莫展时,2017年初,林西县计生协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来到西山根村,经过入户走访,了解到西山根村还有好多这样的家庭,最后把西山根村作为“救助贫困母亲”试点村,同时启动“林西县幸福工程——救助贫困母亲项目”,计生协的干部成了十二吐村的常客,也成了她家的常客,他们详细了解贫困母亲的生产生活情况,帮助出主意想办法,并告知幸福工程项目资金可以流动使用三年,不用复杂的手续,不用自己东奔西跑,就把钱还送到贫困母亲家里。这如春风吹进了刘淑云的心,如春雨润泽着这一家人。经过审批,制定了项目规划,申领了救助资金贰万元整。县计生协还在西山根村举办了肉牛养殖和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培训班,并赠送一些养殖方面的书籍和光盘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,刘淑云基本掌握了育肥牛技术和防疫要领。有了技术,有了救助资金,刘淑云又购买了6头架子牛进行育肥。县计生协还协调帮助她申请了牛舍项目,盖了一栋标准化牛舍,夏天不怕雨淋,冬天还保暖,小牛们经过她们的精心喂养和照料,个个长势喜人。打那以后她干劲十足,起早贪黑,按照培训班上学到的知识,学习自己配青储饲料,节约成本,她经常在牛舍里观察牛的生活习性,还经常向养牛大户请教养殖经验,整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,付出多少勤劳就有多少收获,当年就出栏育肥牛6头,纯盈利1万多元,这可把两位老人高兴坏了。他们把本金和赚到的钱又用于买架子牛,进行新一轮育肥。今年刘淑云家又买了一辆农用车和一台饲料粉碎机,刘淑云见人就说:“我们能有今天,多亏了林西县计生协的领导,多亏了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项目,我们现在赚了钱,债务也还清了,心情也好了,干劲也足了。”

刘淑云在西山根村是第一位脱贫的贫困母亲,她走上了致富路,但是她没有忘记那些家庭困难、没有创业信心的姐妹们,闲暇时她手把手教那些不懂养殖要领的姐妹,让她们也尽快走上致富的道路。她还主动当上了计划生育宣传员,帮助乡、村向群众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和法律法规,并把“幸福工程---救助贫困母亲”项目宣传给更多的姐妹,使她们尽快走出困境,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。刘淑云被评为“致富能手”,在她的影响下全村有18户贫困母亲申请了幸福工程救助金,县计生协共发放了救助项目资金37万元。

刘淑云说:“作为一名贫困母亲,这次受助我能尽快从困苦中走出来,那就是要自强、自尊、自信、自立,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,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,有了发展方向,我相信只要肯干,幸福美满的生活就一定能到来。”

母亲是社会的半边天,是一个家庭的半边天!因为母亲是支撑和促使一个家庭的前进和运转的力量,而母亲又是辞海了最伟大的词汇,母爱是所有感情中最高尚的情爱,同时也是人类永远歌颂的话题,因此,救助一位贫困母亲就意味着救助一个家庭。

手拉手凝聚着爱的力量,心连心宣誓爱的承诺,贫困母亲救助不只是钱和物资的救助,更多是对贫困母亲心里的安慰,生活信心的鼓励和脱贫致富门路和方法的引导,计划生育协会的关怀关爱,将激励贫困母亲自强不息,战胜困难,共创美好生活,用积极乐观,健康向上的心态,播撒坚强,收获阳光。

(林西县计生协  邱素辉  田凤军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打印〗〖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