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峰市计划生育协会重点工作
全面落实中国计生协、自治区计生协工作部署,围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, 落实好“六项重点任务”:
一、强基固本,扎实推进计生协会组织阵地建设
1、按照国办印发的《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》精神,完善“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、遍布城乡、高效运转”的组织网络和服务体系。基层计生协会积极协调组织、编制、人社等部门,解决旗县区计生协计划生育年度内 “入序”问题(2018年党政目标)。
2、基层计生协要遵循《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章程》办会,优化基层计生协组织架构,巩固完善“会员之家”、“会员联系户”等活动阵地,形成具有统一标识、标准、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计生协服务阵地,提升基层计生协规范化建设水平。
3、建立市、旗县区、苏木乡镇、村嘎查四级目标任务考核机制,加强计生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,重点解决机构“混编混岗”现象,确保旗县区级至少有2名、乡镇至少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从事协会工作。规范各级协会运行机制,健全各项制度。
4、多层次、多渠道、多形式开展教育培训,切实提高基层协会工作人员独立开展工作,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。各旗县区计生协要开展逐级培训,保障各级计生协工作人员年内接受一次培训。
二、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服务特色活动
1、深化重大主题宣传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围绕卫生计生中心工作,结合全面两孩新政,大力宣传中央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策部署;围绕“5.29会员活动日”、“7.11世界人口日”主题,组织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宣传服务活动。
2、开展“学《人生》、用《人生》宣传教育活动”,开展身边好人学习宣传活动。加大全面二孩政策、《中国计划生育章程》、《自治区计划生育条例》学习宣传活动,加强信息报送工作。如国家、自治区、市网站、《中国人口报》、《人生》杂志、官方微信、微博等新闻媒体。
3、发挥基层计生协网络优势,依托基层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体系,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计生协工作,围绕普及健康生活、优化健康服务,广泛传播健康科学知识,倡导健康生活方式,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,提升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,切实当好政府提供健康公共服务与群众之间的组织者、宣传队、嫁接人。
三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,积极推进生殖保健、优生优育、妇幼健康等工作。
1、因地制宜,开展形式多样的青春健康教育活动。大中专院校集中的地区,要组织相关专家,经常走进校园,开展青春健康教育讲座;要建立青春健康俱乐部,开通青春健康服务热线,开展心理咨询、生殖与避孕、预防性传播疾病、远离毒品等内容的培训。
2、成立青春健康志愿者服务队,加大青春健康师资培训力度。各级计生协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,发挥各自优势,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,以10-24岁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为重点,按照“青春健康三三制”原则,建立学校、家庭、社区三位一体的青春健康教育格局,广泛传播健康知识和理念,助推健康赤峰建设。
3、以妇幼计生服务中心为主体,推进创建幸福家庭活动-生殖健康援助行动、互联网+宫颈癌筛查项目工作,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。协助做好优生优育指导工作,筑牢人口质量“第一道防线”。
四、加大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力度
1、继续推进计生协生育关怀公益金制度,开展好计生家庭紧急救助等生育关怀行动。金秋助学、圆梦女孩、关爱困难计生家庭、关爱流动人口、关爱困难计生干部、圆梦微心愿等。
2、扩大计生特殊家庭暖心帮扶试点,继续开展以精神慰藉和心理辅导为帮扶重点内容,采取购买或合作的方式,巩固和促进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活动。
3、完善计生家庭和基层计生干部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障功能,增加家庭投保额度,扩大参保人群和保险理赔范围,切实增强计生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。
4、积极推进幸福工程-救助贫困母亲行动项目。做好已有的幸福工程项目,提高贫困母亲的家庭收入;同时,结合脱贫攻坚扩大项目试点,让更多的家庭脱贫,将生育关怀行动与创建“北疆幸福家庭”活动有机结合,提升计生家庭发展能力。
五、扎实开展新市民健康行动
做好流动人口服务,维护流动人口的基本卫生计生权益。依托现有的流动人口服务试点,及时了解和掌握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需求,通过项目运作形式,以点带面、点面结合,不断扩大流动人口计生协工作覆盖面,关怀关爱流动人口弱势群体,维护流动人口的基本卫生计生权益。
六、扎实推进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
1、健全“两委领导负总责、协会承做当骨干、依法建章定规矩、群众参与做主人”的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机制。组织群众依法依规修订计划生育村(居)民自治章程、计划生育村(居)规民约,协助政府积极稳妥地推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实。
2、按照自治区计生协印发的《关于继续深入推进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的方案》和《赤峰市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实施方案》要求,推进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旗县区和示范嘎查村(居)创建工作。